巧打“四张牌” 唱响“产业戏”-尊龙人生就是博

||||||||||||||||||||

巧打“四张牌” 唱响“产业戏”

发稿时间:2023-09-17 08:58:00 来源: 农民日报

  农产品论克卖,每克从5元到数百元不等。这是记者在湖北省宜都市采访时看到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宜都,三江交汇之地,七山二水一分田,山多田少。立足自身实际,宜都市以思想破冰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宜昌市委常委、宜都市委书记谭建国提出:“着眼大食物观,立足实际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品牌,开拓大市场。”

  环境、绿色、科技、融合接连“出牌”,“酱、草、柑、茶”等特色产业相继壮大,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食物的多样化需求,又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巧打环境牌——

  “小支点”撬动“大市场”

  来到宜都市,四周可见售卖冬虫夏草的专柜。过去只在青藏高原生长的冬虫夏草,怎么会频繁出现在鄂西的这座小城呢?

  这要从宜都市营造良好的“务农环境”,“招大引强”说起。“‘务农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要像抓营商环境一样抓‘务农环境’。”宜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杨超介绍,宜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领域招商引资,依托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雄厚产业基础,引进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并为其在发展中提供“保姆式”服务。已在宜都市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磷酸奥司他韦生产基地、世界规模最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产基地的东阳光集团,受宜都良好的“务农环境”吸引,再度重仓投资宜都,建成全球首个、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生态繁育冬虫夏草产业化基地。

  东阳光冬虫夏草生态繁育基地的高楼内,模拟着昆虫和真菌的生长环境。蝙蝠蛾科昆虫在生长阶段,或感染真菌长成冬虫夏草,或继续长大成蛾再孵化幼虫。“目前,干草年产量达到60吨,每克达100元以上,去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东阳光冬虫夏草公司副总经理郭瑜说。

  乡村产业是个大市场,用政府“有形之手”激活这个大市场,宜都将政策用在刀刃上,出台了乡村振兴扶持奖励政策“黄金20条”,培优市场主体、“务农环境”等一个个小支点,撬动乡村产业的大市场。

  巧打绿色牌——

  山货成“抢手货”

  在宜都市王家畈镇古水坪村的茶园里,绿意盎然,茶香扑鼻,村民正忙着采摘茶叶。“别的地方夏秋茶不值钱,我们这里每斤可以卖5元至50元,不愁销。”古水坪村村民黄艳告诉记者,“秘诀就是纯绿色无污染的种植。”

  登上茶园山头,放眼望去,一垄垄茶树错落有致,茶树间插满了黄板,黄板利用昆虫的趋黄性,诱杀小绿叶蝉等。近几年,宜都市茶园全域施行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工程后,不使用除草剂,不用化学农药,有机肥替代了化肥。高标准茶园建设提升了茶叶品质,让“宜都宜红茶”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我们的茶叶通过了欧盟和美国有机双认证,每年将夏秋茶加工成红茶出口达1000万斤,今年销售额预计可突破1亿元。”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寤告诉记者。

  生产绿色化带来了宜都茶叶在国际上的高认可度。截至目前,宜都市已有9家茶企具备自营出口权。全市茶叶产值超过7亿元,综合产值50.6亿元。

  因为绿色生产,同样是蜜橘,当其他地方售价约1元/斤时,产自宜都的则是论个卖,每个10元还供不应求。“我们是国家级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不施化学农药,施有机肥。”宜都绿老大蜜柑基地负责人何勇指着地上的三叶草、南瓜告诉记者,“这都是特意栽种的益草,可以对土壤保墒,清除害草。树上还有一些益虫,专门吃害虫。”穿行在橘园,记者看到黄板、太阳能杀虫灯布满全园,“物理防治 微生物防治”,为橘园构建起应对病虫害的高效“防火墙”。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的喷灌措施,长出的橘子皮薄、味甜、化渣好,售价比一般橘子高1倍。”何勇说,去年350亩橘园产了80万斤橘子,卖了450万元。周边村民看到效益好,纷纷过来取经。目前,基地已辐射带动周边2万亩橘园采用了全程绿色生产模式。

  巧打科技牌——

  岸上养鱼还能产“黄金”

  世界鲟鱼看中国、中国鲟鱼看清江。清江曾是大规模鲟鱼网箱养殖基地,导致清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其中长达110公里的长江清江岸线在宜都境内。

  保护长江,力重千钧。自2016年开始,宜都市自筹资金近3亿元,拆除清江渔洋河86万平方米网箱。网箱没了,鲟鱼产业如何发展?宜都市委、市政府引进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投资10多亿元建设国内最大的陆上人工鲟鱼养殖基地,推动“鲟鱼上岸”。

  走进宜都市高坝洲镇的清江鲟鱼谷,连片的鲟鱼养殖车间连为一体,重达上百公斤的鲟鱼在池中自在游弋。公司负责人季坚义介绍,基地现有110多万尾成年鲟鱼,品种数十个,既有杂交鲟,也有欧洲鳇、达氏鳇等珍稀品种,相当一部分是原清江库区网箱上岸的鱼。

  环境变了,鱼儿怎么适应生长呢?清江鲟鱼谷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突破了循环水养殖、冬化、海化和量子高能水健康养殖鲟鱼等全球行业首创、独创技术。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还联合在清江鲟鱼谷设立“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保鲜与贮运岗位、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两个工作站,参与鲟鱼养殖、加工。

  “以往整个清江高坝洲库区鲟鱼产量约1万吨,目前鲟鱼谷已经接近这个规模。”宜都市水产服务中心主任王德胜说,车间养殖占地少,通过气泵和水循环、生物吸附降解等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同等养殖规模,可节地99%、节水95%以上,饲料成本节省30%以上。

  网箱没了,但有科技加持,宜都鲟鱼产业愈加兴旺。由于鲟鱼从鱼卵孵化到符合取卵标准,少则需要七八年,多则15年以上,随着野生资源日渐萎缩,鲟鱼鱼子酱很难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工厂化养殖成功打破这一瓶颈。目前,清江鲟鱼谷已拥有的110万尾鲟鱼,均已鉴定为母鱼,已经培养出近20年的稳定梯队,每年可提供100吨鱼子酱。“鱼子酱平均售价5-400元/克不等,价值堪比黄金。”说起宜都鲟鱼产业,季坚义信心十足。

  巧打融合牌——

  一棵橘树三次收入

  在宜都国家柑橘公园里,记者看到大批游客来访。“这里的橘树不仅产橘子,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带来橘醋等系列深加工食品。”宜都市土生土长的湖北省柑橘产业链龙头企业土老憨集团董事长陈世贵一辈子和柑橘“打交道”,说起一棵橘树在宜都的“前世今生”头头是道。

  从柑橘公园到橘醋庄园,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一棵橘树至少带来三次收入。

  “你看这棵建柑树,树龄超过100年,每一棵树背后都有一个文化故事。”慕名而来的游客听着介绍,抚摸着橘树躯干,还可沉浸式感受5d全息柑橘历史演变。“特别是10月以后,游客带来的采摘体验收入是日常鲜果售卖收入的好几倍。”柑橘公园的工作人员介绍。

  近两年,宜都柑橘鲜果身价蹭蹭上涨,柑橘精深加工迈上新台阶。在土老憨集团,记者看到一颗柑橘分别被加工成冷餐橘醋、养生橘醋和陈皮等。“我们的橘醋很受市场欢迎,大量出口到欧洲国家,陈皮早已供不应求,目前产值达到30亿元,争取到2025年突破50亿元。”陈世贵告诉记者。

  为了实现一二三产三次收入的优化组合,宜都构建起“一股份、三合作”经营模式,即加工业采用股份制,吸收联合社里的农民成为股东,联合社联结柑橘公园内的9家生产合作社、1家服务合作社、1家旅游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统一种植标准,保障种植质量;服务合作社统一技术服务,提供生产资料、田间托管、销售、金融等服务;旅游合作社组织休闲采摘、民俗演出等活动,壮大农旅经济。

  宜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夏明海说:“在融合之中,宜都乡村产业价值得以全面重塑,乡村振兴迸发新活力。”

责任编辑:李华锡
"));
网站地图